今天是
" 2015年12月4日,西安市教育局召开十八届五中全会辅导报告会,该局党委书记、局长李颖科宣讲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并就做好西安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意见。 首先,李颖科简要回顾总结了西安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成效。他认为,“十二五”期间,全市教育工作者坚持围绕均衡发展、提升质量、促进公平这一主线,通过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锐意改革,着力实现教育发展方式从规模增量向内涵提质的转变,“高品位,精内涵,强特色”的总体定位要求得到有力落实,并且形成了以资源均衡配置为前提、以教育综合改革为驱动、以实施素质教育战略主题为引领、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优质化教育需求为目标的西安教育发展新常态,为未来五年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李颖科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教育工作也将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未来五年,全市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国家“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及《教育规划纲要》的总目标、总要求,坚持“高品位、精内涵、强特色”的总体工作定位,以解难题、担责任、服好务的精神状态,着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推动均衡发展,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西安市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初步建成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所有区县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推动普通高中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促进普高职高协调发展。逐步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加快职教资源整合,初步建成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覆盖城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市属高校转型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全面参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继续办好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就结合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工作要求,做好“十三五”全市教育工作,李颖科提出5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深化综合改革,实现创新发展。西安市将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继续摆在教育工作全局的核心位置,正视焦点难题,不断深化扩展改革内容,不断深化改革措施,不断完善改革政策,通过改革完善教育体制机制,使创新的理念和举措引领教育事业发展,贯穿于教育教学各项工作,让学校办学释放生机活力,为教育工作不断增添动力。二是均衡资源配置,实现协调发展。全市将准确把握西安教育发展的整体脉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合理安排调配各类教育资源要素,着力加快硬件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着力强化软件提升,均衡配置师资资源;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整体提升办学水平,重点促进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均衡发展,促进不同办学体制学校、不同学段学校协调发展,着力提升教育发展整体均衡。三是优化结构体系,实现绿色发展。西安市将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师资配备,维持发展要素支撑的同时,创新教育发展方式,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着力形成协同推进、共同发力,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生态。四是强化社会融合,实现开放发展。全市教育工作将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用开放包容的态度、思维和行动来制定教育决策,实施教育政策,落实办学目标,着力面向国际、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通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提升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着力形成教育事业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深度融合的良好格局。五是突出全员参与,实现共享发展。西安市将坚持教育事业为了人民、教育改革发展依靠人民、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持群策群力,落实教育管理公平民主;维护学生权益,落实学校办学公平公正;维护社会权益,落实教育成果公平共享,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全力打造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切实改善教育民生。 最后,西安市就贯彻落实本次辅导报告会精神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各区县、各单位要迅速行动,把学习宣传贯彻和宣讲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和宣讲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全面深入地用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武装师生员工头脑,指导教育改革实践,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二是深刻把握五中全会作出的提高教育质量重大部署,把认真贯彻全会精神、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对教育工作提出的各项任务,与顺利完成教育规划纲要后五年各项目标任务结合起来,与科学制定教育“十三五”规划结合起来,扎实做好“十三五”时期教育工作。三是以全会精神为指导,扎实推进当前教育工作,确保年底按时保质完成教育重点任务,实现“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顺利开局奠定良好基础,努力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西安市教育局机关全体干部,各区县教育局局长各开发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局长,各直属院校(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部分校长代表共计约200人。 (责任编辑:卢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