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喜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白河县第三中学任教。她扎根于农村教育16年,热衷教育事业,挥洒辛勤汗水,奉献亮丽青春,无悔此生选择。她将忠心献给教育事业,用心投入教改课堂,爱心献给祖国花朵,放心留给学生家长。
16年,王清喜凭着一颗务实仁爱之心,一腔执着上进之情,在这所偏远的农村中学里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引领示范,为农村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学成绩优秀,教研工作突出,多次被评为校级“教改之星”、“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道德模范”、“县级优秀教师”、“市级教学能手”等称号。
坚定理想信念 扎根乡村教育
“飞得最高的鹰不是靠翅膀,而是靠信念。”王清喜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本来可以选择在县城学校工作,可她放弃了,选择了农村学校,立志扎根农村教育事业,这一待就是16个春秋。多年来,她一直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站在讲台上,望着那张张可爱幼稚的脸,看到那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崇高而沉重的责任感便油然而生,诚然,家庭需要我,孩子们更需要我,这也更加坚定了她扎根农村工作的理想和信念。秉承着“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她除了保证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外,还担负着细致、具体、艰苦的班主任工作,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德才兼备、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2年王清喜所带的学生邱雨荷和胡露露分别获得“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同时,她也获得“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2013年吴圳等同学获得陕西省影视作品创作奖,还有的学生在县级,校级作文评活动中榜上有名。2014年分别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校级优秀教师”。
关爱学生成长 铸就师生情深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习总书记说:“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王清喜把关爱学生成长作为自己教学中的必修课。去年,王清喜所带的班级周耀祥同学,父母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年迈的奶奶照顾他,平时无人管教,又住在独家村,所以性格孤僻怪异,又特别任性,在班上不与同学交往。有一次,他顶撞物理老师,物理老师对他进行教育,他非但不听,上物理课还用仇视的目光瞅着老师,最后物理老师硬是拿他没办法。王清喜了解到这种情况之后,把他叫到办公室,给他倒了杯水,先肯定他身上的闪光点,真诚地和他交谈,最后他终于愿意敞开心扉交流,不仅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发现自己的缺点,还主动找物理老师道歉。王清喜在生活上给他更多的关心,经常和他谈心,学习上给他更多的鼓励,经常表扬,给他自信。用心去温暖他,用爱去感化他。现在,周耀祥同学不仅和每个老师的关系都很融洽,而且和同学们也都能和睦相处,性格也变得阳光开朗了,懂得如何尊重别人,如何做人,如何与人交往。
注重教学实践 深入课改教研
教学工作中,王清喜以课堂为主阵地,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主生成知识,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不仅老师乐教,学生更是乐学。班上的学生学习激情高涨,跟学生聊天时他们总是跟老师说:“老师,明天课堂上你一定要多叫我展示哦,我可是花了很多时间预习课文了的!”王清喜的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潭水。”为了获取更多的源头活水,王清喜总是主动要求出去学习、培训,给自己加油充电。多次的学习培训,自我反思实践,使她能用新的教学理念把初中的语文教材进行重新整合,重新备课,经常在学校上公开课。2014年,王清喜荣获“安康市级教学能手”称号。
在担任教研主任期间,王清喜利用公开课、示范课、听评课等多种形式带领全校教师深入课堂改革。每学期,她听课60多节,组织开展了多次教研活动、校本培训。她培养了一名“市级教学能手”,指导两个县级课题和13个校级课题,并结题,组织开展了校内“教改之星”的评选活动。白河县第三中学虽然是一所农村中学,但课改工作走在了全县的最前列,全校上下形成一股浓厚的教改之风。
在教研协作区建设工作中,王清喜勇挑重担,积极主动地与兄弟学校联系协商,制定计划、方案。组织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广泛开展教研交流,通过建立QQ群,师徒结对子等方式搭建教师交流平台,促进了教师间交流探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真正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下,王清喜还积极主动参加由县教研室组织的“送教”活动。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她经常睡半夜起五更,查阅资料,精心备课,力求做到完美无暇。清晨,她只身前往兄弟学校,傍晚,她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教室,依然激情高昂地上课。在“送教”活动中,她所到之处无不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欢迎。她送去的是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收获的是同行的称赞,学生的爱恋。
爱心浇铸师生情,奉献实现教育梦。王清喜将执着地立足于这由理想信念、智慧情感、仁爱之心凝聚的三尺讲台,无怨无悔地献身于乡村教育事业! |